首先要说的是,植树节是3月12日,而非4月5日。这一日期的确定与历史人物孙中山先生紧密相关,旨在纪念他的逝世并强调植树造林的重要性。虽然历史上曾有将清明节,即4月5日左右作为植树节,但中国的植树节自1928年起正式定于3月12日,这既符合春季植树的自然条件,也承载着对国家先驱的纪念。
在中国历史上,清明节期间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习俗,因为清明时节大地回春,万物复苏,是自然植树的好时机;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西魏、北周年间,韦孝宽在陕西首创了在路旁植树的做法。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、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,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。后来因清明节对中国南方来说,植树季节太迟,同时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,于1928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。1979年2月,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的决议。2020年7月1日,施行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》,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