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清明节
清明节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,是祭祀、祭祖和扫墓的节日。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“墓祭”之礼,大约始于周代,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,清明节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,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。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祭祖、踏青郊游、荡秋千、放风筝、植树等。
二、中元节
中元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五,佛教称为盂兰盆节,民间俗称七月半,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。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,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;人们会在这一天准备祭品,焚烧纸钱,祭祀祖先和已故的亲人,同时也会进行一些超度法会,以帮助那些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。
三、寒衣节
寒衣节时间为农历十月初一,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,这天人们会给祖先和已故的亲人烧纸衣,让他们在阴间能有暖和的衣服穿,以抵御寒冷。祭祀祖先有家祭,也有墓祭;祭祀时除了食物、香烛、纸钱等一般供物外,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,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