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世界地球日由来
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,美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,引起了当时人们的极大关注。1969年,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·尼尔森提出在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教育活动的构想。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·海斯积极响应这一号召,不仅扩大了活动的规模,还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;这天全美国有2000多万人、10000所中小学、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及团体参加了地球日活动;此次活动直接催生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。1990年4月22日,来自140多个国家的超过两亿人参与了地球日的活动,而后世界地球日成为全球性的环保运动。2009年4月22日,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由玻利维亚起草、五十多个国家的联署支持的决议,正式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。
二、世界地球日意义
世界地球日是一个全球性的呼吁,提醒我们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。随着工业化和人口增长,气候变化、生物多样性的丧失、水资源短缺、土地退化和污染等环境问题,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;地球日鼓励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,倡导绿色消费,减少碳足迹,支持可再生能源,以及参与社区的环保项目。每年地球日都会设定特定主题,聚焦当前最紧迫的环境议题,引导全球关注和行动,旨在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努力,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;通过教育宣传、政策倡议、科学研究和社区活动,激发了无数人对环境保护的热情,促进了环保政策的制定和实施。地球日不仅是对地球母亲的一次致敬,更是对未来世代负责的承诺,强调了人类共同的责任,即保护这个唯一适合居住的星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