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要说的是,LOSER直译为失败者,最初在西方文化中指的是在特定竞争或游戏中未能获胜的人。在网络文化和口语中,LOSER的含义扩展并深化,常用来形容那些在生活中持续遭遇失败,或者未能达到社会普遍认可的成功标准的个体;这种用法带有一定的贬义和侮辱性,特别是当用来指个人时,暗示其缺乏成就或不努力。
在中国网络环境中,LOSER的使用继承了其国际含义,但又有所发展。LOSER不仅描述失败,还特别关联到那些有潜力却未能充分利用,或是因主观原因导致连续失败的人。与中文里的“屌丝”有所不同,LOSER更侧重于个人成就的缺失,且在自嘲与嘲讽他人时使用,尽管自嘲时带有较强的自我贬抑色彩。值得注意的是,LOSER变成攻击性词汇的现象,反映了社会对成功与失败的定义,以及个人在自由竞争社会中的压力;在教育背景良好的群体中,LOSER这个词的使用尤为敏感,因为它触及了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敏感话题。